導語

《只有醫生知道!2》是由北京協和醫院婦科醫生張羽編著的醫學科普類書籍,楊瀾、梅婷、馮唐、馬伊琍、孔二狗、劉春、李小萌、不加v等各界名仕交口贊譽鼎力推薦的百萬暢銷書《只有醫生知道!》第一冊的續作,該書旨在倡導年輕女性學會如何保護自己的身體、普及婦科相關方面的必要知識。
內容提要

有些關于女性身體的秘密,只有醫生知道。協和資深婦產科醫生張羽用幽默而真誠的筆觸,為萬千女性傾情敘說那些不可不知的健康知識。二十多個生動的醫學故事,一次對生命的溫柔關懷,教你如何呵護自己、真正掌控自己的身體與生活。從這套溫暖的生命之書中,你可以從中讀到對女性生理知識深入淺出的全面科普,見證作者一路“打怪升級”從實習醫師到副主任醫師過程中的酸甜苦辣,感知作者對現代醫患關系的銳利思考、經歷無數生老病死與人情世故后深刻的生命體悟。作者張羽深知除了藥物與手術刀,文字亦可救人。
媒體推薦
你要知道一些只有醫生知道的……
——馮唐
作為一名求知欲“過度”的媽媽,我無比期待這本由真正的母親級的婦產科醫生撰寫的親身經驗!它讓女性醫學指導不再是冷冰冰的教條,而是這樣溫情委婉的訴說。
——馬伊琍
一場關于女性身體呵護的及時雨,身為女性的你我,可以從中掌握和領悟許多關于自身守護的內容。愛自己就需要懂自己。懂得愛自己的人才會懂得愛他人。
——梅婷
作者簡介
張羽,女,中國協和醫科大學婦產科學醫學博士,原北京協和醫院婦產科副主任醫師。長期專注于子宮內膜異位癥的臨床和基礎研究,致力于女性患者教育和科普工作,善于總結臨床經驗,《只有醫生知道》開創西醫寫作新風格,寓知識于故事,獲得極大反響。
目錄
第一章 我為朋友兩肋插刀,結果差點同歸于盡
1.注意:你懷的可能是“坑爹、坑娘、坑大夫”的“三坑胎”
2.人流不是刮完就了事,漂到絨毛才算功德圓滿
3.人流并發癥雖是小概率,落在你頭上就是100%
4.宮頸癌是一種可以預防的惡性腫瘤
5.沒有消息就是好消息
6.宮頸妊娠如何判定
7.霹靂手段與菩薩心腸
8.打算藥流的,要先確認是否宮內孕
9.陰道清潔度檢查是無良醫生的慣用伎倆
10.陰道也有高智商
11.萬事預則立
12.險象環生的刮宮術
13.東窗事發,誰的青春沒“二”過
第二章 一病修得同船渡
1.老竇進京記
2.二十出頭4次流產,胎盤粘連命中注定
3.該子宮決定的,別讓大腦決定
4.人流的吸管刮匙最害怕遇到的是黃色
5.產后補血王道:吃肉!吃紅肉!
6.不交代真相也是一種慈悲
7.殘留胎盤有時可以自然脫落
第三章 天使之煉
1.我通常這樣問候病人:“你拉了嗎?”
2.還是要去好醫院
3.做個剖宮產,鬼門關上走三回
4.一次剖宮產不代表永遠要剖宮產
5.剖宮產和腹壁子宮內膜異位癥
6.“叫床”尚未成功,同志仍須努力
7.能順利搶到住院床位的五條“潛規則”
8.醫生最怕聽到什么話
9.入院注意事項可不是你想的那么簡單
10.當婦產科男大夫面對美女的隱私部位
11.男人的快感和痛苦為何如此類似
第四章 子欲養而親不待,你要生而卵不再
1.什么叫原發不孕?什么叫繼發不孕
2.過夫妻生活時不要思考,不然上帝會發笑
3.子宮誠可貴,卵巢輸卵管價更高
4.我曾經命令一對夫妻:你們今天要過一次性生活
5.琳琳說:我要給李天生個孩子
6.人生不能等的事就是生孩子
第五章 我自己悲催的剖宮產經歷
1.身懷巨大兒,一刀解千愁
2.奶水不夠?一個困擾無數人的偽命題
3.警告:產婦能讓尿憋死!
4.剖宮產后頭痛?十有八九“打穿了”
5.一個定律:找熟人看病,容易出事兒
6.二次穿刺,做還是不做
第六章 醫生有醫生的問題,病患有病患的問題
1.大三陽母親照樣可以哺乳
2.乙肝歧視,其痛誅心
3.肌瘤、囊腫、積液,沒準都是障眼法
4.“宮頸糜爛”是一種正常的生理現象
5.錯割了宮頸真要命
6.宮頸病變是“最容易變好的壞孩子”
7.急性腹痛,警惕黃體破裂
8.沒點性常識,還滾什么床單
9.女童陰道出血,需要考慮陰道異物
10.絕經后出血是大病先兆
11.孕期陰道出血,別閉著眼睛就知道保胎
12.孕婦乘車一定要系安全帶
13.女兒每月腹痛無月經,當媽的可得長點兒心
14.有一種自摸是必須的——定期自檢乳房是女性的必修課
精彩頁(或試讀片斷)

第一章
我為朋友兩肋插刀,結果差點同歸于盡
1.注意:你懷的可能是“坑爹、坑娘、坑大夫”的“三坑胎”在北京冬天最寒冷的月份,我和琳琳馬上就要功德圓滿地完成三個月的計劃生育病房輪轉了。
所謂功德圓滿主要是針對人工流產而言的。
人流一怕子宮穿孔,弄不好要進大手術室切子宮,那臉可丟大了。跟病人也交代不過去,人家就是沒有避孕,或者避孕失敗來做個人流的,還都是響應國家計劃生育政策的好公民,只因為這么屁大個事兒你就把人家子宮給弄丟了,說不過去。
人流二怕妊娠殘留,也就是沒做干凈,還剩了點絨毛在里頭。雖然這樣的事主觀上沒人愿意發生,每個醫生都想刮干凈,但是每隔一段時間,總會有一個這樣的病人找回頭來。刮一半剩一半在消費者眼里就是“商業欺詐”,再刮一次的手術費、誤工費、營養費還有精神損失費,全要跟著費一遍心。最怕的是病人讓我們簽字畫押,保證不耽誤她以后生育。
交完班,計劃生育病房在錢老姐的帶領下,開始了浴血奮戰的一天。
錢老姐是工農兵大學生,換言之,她能學醫當大夫,并不是因為天資聰穎擇優錄取。初中文化的她因為她媽是婦女隊長,憑借著群眾推薦、領導批準和學校復審相結合的中國獨有方式,她被招收為“工農兵學員”,上了大學。正規的醫科大學本科至少要讀五年才能畢業,錢老姐只用了短短三年就出徒了。這短短三年的時間,還要除去她因為基礎差、底子薄,一邊吃力地補著高中文化課和英語、念著大學的同時,一邊還要管著大學,并用毛澤東思想改造大學的時間和精力。
雖然錢老姐輝煌一時,告別了下鄉干農活的泥腿子生活,滿心感謝主席感謝黨的也算上了大學,并且分配到協和醫院,但是在科班出身、根正苗紅、血統正宗、高級知識分子扎堆人精云集的協和,很快,她就成了末等人兒。雖然錢老姐業務能力不錯,資格也老,但終究改變不了自己和婦科腫瘤、婦科微創、婦科內分泌一系列“高貴專業”徹底絕緣的命運,只能干外人眼里婦女隊長就能主抓主管的藥流、人流、上環、取環等工作。這導致錢老姐她媽甚至一度改變了人生觀和價值觀,總是逢人就說,人生無奈,奮斗無望,自家閨女繞了這么大一個圈,好不容易進了協和,到頭來卻是回到原點,干著和她差不多的婦女隊長營生。但這并不是說計劃生育工作中沒有疑難雜癥,對于我們這種一落地就到協和的小婦產科醫生來說,成長就是被人類疾病之花的朵朵奇葩一路嚇大的過程。
就拿做人流來說,協和病房里,一半以上的人流是別的醫院解決不了的復雜病例。人工流產有什么復雜?就像得了一場重感冒,街頭小診所不都能做嗎?其實不然,人流有兩難。
P1-2